南宁12月2日电(黄艳梅 钟雨欣)广西振兴传统工艺研究中心暨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2日揭牌。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,广西多措并举保护民族文化瑰宝。
广西振兴传统工艺研究中心当天在广西民族大学揭牌。该中心主任吴致远介绍,该中心将建立大数据,建立广西传统工艺振兴目录,总结并推广优秀的振兴传统工艺模式,共创广西振兴传统工艺协同创新平台。
广西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刘国建介绍,今年广西共筹建瑶族服饰、壮族织锦、民族织绣等多个传统工艺振兴工作站。广西还新命名了近60名传统技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,非遗保护工作平台建设新增加传统技艺类生产性保护示范户22家。
来自广西融水县滚贝乡的何绍堂自幼跟随祖父学习木构建筑技艺,现为当地非遗项目侗族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项目传承人。他一直致力于寻找现代科学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方式,将木结构营造技艺发扬光大。近年来他教授徒弟102人,并通过网络建立微信群线上传授技艺,免费向社会与学校教学。
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,是传统工艺的富矿区,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有铜鼓文化、刘三姐歌谣文化、布洛陀创世文化、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文化,壮剧、桂剧、彩调、独弦琴、马骨胡等艺术文化,以壮族“三月三”、瑶族盘王节、仫佬族依饭节为代表的传统节庆文化等。
刘国建介绍说,目前,广西已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,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0项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名,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1个。(完)
责编: